诗经:干旄
《诗经:干旄》
孑孑干旄,在浚之郊。
素丝纰之,良马四之。
彼姝者子,何以畀之?爱国的名人名言
孑孑干旟,在浚之都。
素丝组之,良马五之。
彼姝者子,何以予之?
孑孑干旌,在浚之城。
素丝祝之,良马六之。
彼姝者子,何以告之?
注释:
1、孑孑:特出之貌。指旗显眼,高挂干上。干旄(音毛):以牦牛尾饰旗杆,树于车后,以状威仪。干通竿、杆。浚:地名。 旄,同“牦”,牦牛尾。
2、纰(音皮):连缀。在衣冠或旗帜上镶边。
3、姝(音书、:美好。畀(音必):给,予。
4、旟(音于):画有鸟隼的旗。都:古时地方的区域名。毛传“下邑曰都”,下邑,近城。
5、组:编织。
6、旌(音京):旗的一种。挂牦牛尾于竿头,下有五彩鸟羽。
7、祝:“属”的假借字,编连缝合。
8、告(音谷):作名词用,忠言也。一说告同予。
译文:
高扬旗帜垂牦尾,驾车郊外行如飞。
白色丝线镶旗边,好马四匹后相随。
那位美好的贤人,该拿什么来送给?
高扬旗上画鸟隼,驾车已经在近城。
白色丝线织旗上,好马五匹后面跟。
那位美好的贤人,该拿什么来相赠?
高扬旗上垂鸟羽,驾车已经到城区。
白色丝线缝旗上,好马六匹后驰驱。
那位美好的贤人,该拿什么来诉与?
赏析:
《干旄》一,古今解其主旨之说甚多,据张树波《国风集说》所载,有十三种。各家之说,可谓洋洋大观,但其中影响较大的,也不过《毛诗序》为代表的“美卫文公臣子好善说”、朱熹《诗集传》为代表的“卫大夫访贤说”和现代一些学者所持的“男恋女情诗说”三种,恰好代表了古代经学汉学、宋学两大体系和五四运动兴起后新学的观点。推敲起来,如果从文本本身所含信息出发去理解诗旨,似乎还是“卫大夫访贤说”比较可取些。按:毛传解“四之”、“五之”、“六之”为“御四马也”、“骖马五辔”、“四马六辔”,认为“良马四之”、“良马五之”、“良马六之”是说大夫驾车建旌旄而行。对此清马瑞辰《毛诗传笺通释》说:“服马四辔皆在手,两骖马内辔纳于觖,故四马皆言六辔,经未有言五辔者。”又引孔广森语曰:“四之、五之、六之,不当以辔为解,乃谓聘贤者用马为礼。三章转益,见其多庶。《觐礼》曰:‘匹马卓上,九马随之。’《春秋左传》曰:‘王赐虢公、晋侯马三匹。“楚公子弃疾见郑子皮以马六匹。’是以马者不必成双,故或五或六矣。”这儿,他指出了毛诗说的关键性破绽。另外,马瑞辰稽考古文献,指出:“蕅ian.g耪咂赶驼惺慷嘁怨撼党恕4耸伸浮⒏蓴⒏伸海岳僬傧驼咧ā
智能推荐
- 下一篇:诗经:载驰
- 上一篇:晏殊:浣溪沙·一曲新词酒一杯
相关诗词名句
-
无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