励志教育:如何帮助孩子树立理想?_励志教育
励志教育:如何帮助孩子树立理想?
张女士的儿子今年上初二,成绩不好,其他方面也表现平平,他贪图享乐,虽然也觉得看电视玩游戏会玩物丧志,可是总抵挡不了诱惑。经常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,没有同龄人应有的朝气和活力。有一次,老师让写作文《我的理想》,他竟然不知道怎么写。为此,张女士很苦恼。理想,就是人生道路上的奋斗目标。科学、崇高的人生理想,揭示出人生奋斗的正确目标和方向,它是人们不断进取的动力,是人生的指明灯。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:如果你不知道航行旅程的终点,那么任何方向的风对你来说都是逆风。那么,作为父母,我们该如何科学地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,又不被孩子嫌“落伍”呢?
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
孩子上初二了,居然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啥东东。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,然社会不乏此现象存在。这不仅仅是孩子个人成长的问题而是一个重要的的社会问题。不少家长苦恼于孩子对未来的茫然,根本原因在于家长没有真正了解孩子。没有理想的人,就没有目标,没有奋起直追的持久动力。很多家长一心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走人生之路,完全忽视孩子自己的想法,这是很不可取的。我认为,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理想,首先要真正了解孩子。家长平时应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,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,了解孩子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,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。
认真观察因势利导
作为家长要对孩子的理想的特点有所了解。第一、目标明确。不少孩子会以身边或媒体宣传的自己敬重的人作为理想。第二、与兴趣、爱好、特长相关。比如爱好唱歌的希望将来当歌唱家,喜欢跳舞的希望当舞蹈家,喜欢画画的希望自己成为画家;爱好踢足球的,希望将来能成为马拉多纳或者罗纳尔多。第三、不稳定性。孩子们年少思想不够成熟,所以追求的目标往往不够稳定,今天喜欢唱歌,明天喜欢跳舞,今天喜欢画画,明天喜欢足球……正所谓“少年多志,理想多变”。
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,对于孩子兴趣爱好,只要是正当的都应该予以鼓励和支持。并且要善于因势利导,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,有意识的激发孩子的理想的火花。当兴趣爱好和志向一致时就会形成孩子的终身奋斗目标——理想。这里家长们切忌人云亦云走入一手包办,什么热门就把孩子往那条路上赶的误区。另外,孩子们由于涉世未深,一方面憧憬着美好的理想,另一方面对于在实现理想过程中可能遭受的困难估计不足,对于为实现理想要付出的努力,付出的代价,认识是不足的,思想准备是不充分的。(励志名言 www.ztbxy.com)这一点家长们要进行很好的引导。首先家长们要告诉孩子,理想不是空想,是需要经过努力的奋斗,持之以恒的学习才能实现。家长要告诉孩子,为实现理想的努力应脚踏实地,从现在做起,从小事做起。不肯做小事的人,难以成就大事业。其次,要告诉孩子,理想的实现不会一帆风顺,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,只有以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去面对困难和挫折,以顽强的毅力去冲破艰难和险阻,才会达到理想的彼岸。成功,往往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。
作为父母,应在日常生活中认真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,因势利导,及时为孩子播下理想的种子,并将孩子的理想目标细分为若干个小目标。孩子每达到一个小目标,或者每天取得一点进步,父母都应及时鼓励。制定个人计划的时候必须尊重孩子的选择得到孩子的同意,不可盲目的全凭自己的喜好一股脑儿的交给孩子。父母和孩子一起拟定一个大的计划,然后具体到年度到季度甚至到周。结合实际,主次分明的选择学习项目,合理安排学习时间。父母可以参照教师的教案方法帮助孩子逐步完成整个计划,教育上操之过急和缓慢滞后,都会摧残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,唯有循序渐进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。当孩子遇到挫折时,父母应适时提供帮助,帮孩子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。这样,即使孩子最终没有达到理想目标,也体验到了为理想奋斗的乐趣,他的人生也会因此而丰富多彩。
引导孩子多读名人传记
为了帮孩子树立理想,家长可以多给孩子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,引导孩子多读一些名人传记,并撰写心得体会,让孩子汲取名人的精神力量,渐渐树立自己的理想,并为之奋斗。
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:“给你一座高山,自己去攀登,而你要做的就是坚持下去。”是的,永远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并且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去,成功就不会太遥远。
帮孩子寻找生活的真谛
上初二的孩子,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,要清晰地阐述自己的理想绝非易事。曾看过一个报道,说国外有一个关于孩子理想的调查,一个小女孩说长大了要生一群孩子,一个小男孩说要有一个农场。在我们看来,这两个孩子实在没什么远大理想。然而,小女孩的家长告诉她,要做个好妈妈,就应该从现在开始学习什么,怎样为自己的孩子做榜样;小男孩的家长则带着他到了农场,熟悉农场的作物,了解农作物的特征……这种看似寻常却颇含深意的引导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。
我认为,对于家长来说,首要问题并非是去帮助孩子树立理想,而是帮助孩子认识社会、感受生活。孩子对社会的认识深刻了、对生活的感受丰富了,自然就会有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标。等孩子有了独立的思维,他就会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,并会为之而奋斗。对父母而言,帮孩子寻找生活的真谛,就是教给孩子如何树立理想。至于孩子的具体理想,相信孩子会给我们一个惊喜。
首先,父母必须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,多让孩子参加社会团体的益智活动,公益活动,让孩子适应社会生活。经济上适当的制约,激发孩子可望不可求的奋斗意志,从而树立奋发向上,矢志不移达到目标的理想。
其次,正确引导孩子培养学习兴趣,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。大教育家皮亚杰说过:所有智力方面的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。因此在学习上,我们不可以用父母的权威强迫孩子去学习这个或者那个。要知道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,显而易见达不到所要的效果。既如此我们应该循循诱导孩子,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。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最终成功的核心。孩子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,但是如果他们无时无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,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。为此父母需采用些小技巧,培养孩子的自我学习习惯,和自我管理的生活习惯。
再其次,父母根据孩子的个人情况为孩子“量身”定制个人计划和完成计划的方法。
最后,父母在帮助孩子树立理想的同时,不可一味的追求结果,忽略过程。应从德、智、体、美全方面去培养孩子。
胸怀千万里一步一脚印
张女士反映的问题,确是一个大问题,也是人们对80后、90后人群最担忧的问题。如果没有理想,就会迷失人生方向,面对学习、生活、工作,都会十分慵懒,没有动力甚至厌世。
励志名言
那么,在价值观如此多元的现代社会,家长在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理想方面,应做哪些努力呢?
我觉得首先决定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,以及家长自己的理想状态。前者会影响你对孩子的教养方式,后者会直接成为孩子的样子。有关调查和我个人的感受表明,当前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,短视、片面地局限在“考上好的大学”。对孩子只有学业期望,而缺乏人格期望,开口闭口总是“我们什么都不要你做,你把书读好就行了”,这必然给孩子的发展埋下一枚不定时炸弹。
有些家长,自己喜欢吃喝玩乐,混混沌沌地过日子,潜移默化的结果,孩子就容易成为如此父母的镜子。为人父母,要孩子有远大理想,自己就该是个有理想、敢奋斗的人,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了。同时,一定要把对孩子的期望调整到首先培养孩子的优良人格上。徐特立说过:“教育的作用,就是按照一定的社会形式,培养一定的人格,为一定的社会服务。”
其次,家长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孩子,理想发展特点不同。幼儿期的孩子,还谈不到职业理想,但人格培养必须起步了。我的家教经验是坚信“纵是幼儿也有志”。培养幼儿的志向水平,决不是具体的长大要当什么家,而是指让他们充满自信,相信同年龄的小朋友能做到的事,自己一定也能做到,而且可以比别人做得更好。这样的教育,越早开始越好。
小学生的理想常常飘忽不定,多而不稳定,时过境迁后有很大变化,那是因为他们的理想太易受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。所以,家长除了要规范自己的言行,还应适当控制进入他们头脑和心灵的事物,帮助他们在面临复杂的现实环境时,学会选择。
中学生的理想虽然逐渐稳定,但独二代的理想往往富于幻想却缺乏科学性,特别是行动大大落后于思想,受家长思想影响,理想更有重脑轻体和重实惠的特点。
家长了解儿童理想发展的基本特点后,可以抓住孩子产生积极情绪的有利时机,如进入新学校、新学期开始、月经初潮或首次遗精、考出好成绩、在学校受到表扬、看了一本好书或好电影好电视之后。家长要及时与孩子交流,强化他们把积极感受转化成目标理想。人格和理想的养成,是需要依靠文化的熏陶的,时代在日新月异,提供孩子文化素养,要注意时代特点。需要提醒的是,切忌总用挑剔的眼光指出孩子的不足,打击孩子想从头开始、改变形象的决心。同时,不论对哪个年龄段的孩子,都不能忽视孩子对祖国的感情教育,引导孩子关心国家的发展、知晓重大的积极事件,增强做个中国人的自豪感,对保证孩子理想的大气与高度很重要。现在很多无理想,甚至觉得做人没意思的孩子,一个很主要的原因,是太多的社会阴暗面进入了他们的头脑和心灵,让思辨能力较差的他们觉得没了希望。当然,这对家长素质也是一个挑战。
第三,为孩子提供向理想接近的实践机会。许多孩子的理想很远大,如“我要当伟大的科学家”、“我要成为世界级的歌手”等,但问其如何实现时,他们往往默然,最多说“努力学习”。再美好的理想,如若不付诸行动,也如痴人说梦。
前面讲过与理想密切相关的人格培养,它应该落实到生活的细节上,比如虽然家庭富裕,也对孩子的生活条件进行限制;凡是孩子的年龄应该做的事情,一般不包办代替;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时,鼓励他,并教给具体的方法;经常讲些由于人格良好而人生非常成功的个案,为孩子树立好榜样(最好是近期的,与孩子的某种兴趣有关,如刚获得英国达人亚军的苏珊大婶的故事就不错)等。理想的实现与否,重在追求的过程。在心理学界,人们谈理想时,常会提及“梦想”这个词,指的是经由人的意识活动而产生的想法。在追求理想实现的过程中,一个个“梦想”就是一个个目标。家长要懂得引导孩子确定一个时期内的系统目标,一个目标达到了,鼓励他们为下个目标努力。当然,在追求过程中,也要帮助孩子按照自己的发展实际及时修正目标。
最后,我想引用美国成功心理学家拿破仑·希尔的名言:“人类最神奇的遗传因子,就是那善于梦想的力量”。真正没有梦想的孩子少之又少。比如,有许多比张女士的儿子更糟糕的孩子,然而,我让他们做“生命线”练习时,却发现他们对自己的未来也是有梦想的,如“有权有势”、“做个大老板”、“最好中500万大奖”等,可惜他们的梦想是他们贪图享乐欲望的膨胀或无知的表现罢了。鉴于此,我怀疑张女士的儿子并非没有理想,可能是因为她和他的沟通短路了。
家庭理想教育是一件非常重要但又十分复杂的事情,抓早,抓得自然很重要。到少年期后,家长的权威会受到孩子的挑战,影响力也会相对减弱。只要家长、社会、学校合力,让每个孩子都踏踏实实走好每个“今天”,他们一定可以接近或实现自己的理想,他们的生命也会快乐、幸福。
智能推荐
- 下一篇:励志教育:优秀学生必备的十大学
- 上一篇:励志教育:好习惯是孩子最大的财
相关励志教育
-
无相关信息